本文目錄
- 審計內容包括哪些?
- 中財,高財,財管,審計分別都是什么?
- 審計都查什么?
- 財務審計一般是審計幾年的賬目?
- 會計師事務所里的審計?都做什么?
- 財務內審都做些什么工作?
- 審計部門和檢察院都是干什么的?
- 審計依據有哪些?
審計內容包括哪些?
審計內容的重點有:單位財政預算的編制與審批、執行與調整情況;財政財務收支的真實、合法、效益性以及內控制度;國有、集體資產的保值、增值情況;投資、擔保、資金出借、基本建設、資產處置等重大經濟決策的程序、內控制度及實施效果,有無個人違反決策程序或決策失誤造成重大損失情況;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重點部門、單位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及其內控制度的審計;單位領導本人遵守財經法紀和廉潔自律情況。
中財,高財,財管,審計分別都是什么?
中級財務管理是財務會計的核心課程,講的是各種常見業務的賬務處理方法。
高級財務管理是進階教程,講的是一般企業不常用的會計處理問題和特殊行業的會計處理。
財務管理是利用財務會計提供的數據對公司的財務狀況進行規劃和控制,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行。
審計分為內部審計、外部審計(事務所審計)和國家審計,主要是為了防止財務舞弊,保證公司財務安全。
推薦教材: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的《中級財務會計》和《高級財務會計》,人民大學出版社的《財務管理》,注冊會計師協會編的《審計》教材。
時間緊,寫的快,如果有疑問可以再問哈。
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審計都查什么?
國家審計主要是對財政資金,國家投資建設的工程項目的資金下放、使用和結余情況進行監督審查,也就是說國家審計針對的就是國家的錢的使用流轉的監督。 審計是由國家授權或接受委托的專職機構和人員,依照國家法規、審計準則和會計理論,運用專門的方法,對被審計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經營管理活動及其相關資料的真實性、正確性、合規性、合法性、效益性進行審查和監督; 評價經濟責任,鑒證經濟業務,用以維護財經法紀、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一項獨立性的經濟監督活動。
財務審計一般是審計幾年的賬目?
財務審計是指由專設機關依照法律對國家各級政府及金融機構、企業事業組織的重大項目和財務收支進行事前和事后的審查的獨立性經濟監督活動。查賬近期的要查1-2年,長期的要查5年以上(抽樣審計或一般審計),重點問題無期限(專項審計)。
三大審計的區別與聯系:
1.審計主體不同:政府審計的審計主體為國家審計機關;內部審計的審計主體為企業審計部門;社會審計的審計主體是會計師事務所。
2.審計對象不同,政府審計對象是國家各級黨政機關等;內部審計對象是企業內部運行情況;社會審計對象是除國家保密單位以外的任何單位或機構的委托。
三大審計的聯系:國家審計、內部審計與社會審計之間存在著法定的監督與被監督關系。國家審計應當有效運用內部審計成果,實現國家審計與內部審計優勢互補,正確的內部審計能有效提升社會審計的工作質量。
會計師事務所里的審計?都做什么?
我在事務所工作。我們一般工作是這樣的,首先,跟被審計單位約定好時間,到被審計單位進行審計,被審計單位要提供事務所需要的各種材料的復印件,并加蓋公章,事務所要做底稿。然后被審計單位要提供財務報表,還有全年的總賬,明細賬和憑證,事務所的注師,抽查憑證,核對報表。留存明細賬的部分數據。然后注師將被審計單位帳中的重大問題,與被審計單位進行交換意見,達成一致后,出具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若有問題,就要出具保留意見審計報告等等。
財務內審都做些什么工作?
內部審計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財務應用。財務審計是對企業資產、負債和損益的真實、合法和效益進行審計和監督,對企業會計報表反映的會計信息依法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其目的是揭露和反映企業資產、負債和損益的真實情況,發現并采取措施解決企業財務收支中的各種違法問題。
2。業務應用程序。企業審計是對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的合理性、各種生產力要素的開發利用情況以及經濟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的實現程度的審查。它旨在幫助企業挖掘人力、財力和物力的潛力,改善企業的經營狀況。評審內容主要包括:物資供應評審;生產組織評審;工藝過程評審;資源利用評審;成本評審;庫存資金評審;產品銷售評審。
3。管理應用程序。內部管理審計通常是指對管理體系和管理工作的審計。其考核內容一般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考核企業的管理職能;二是考核企業各項管理職能的工作。
4。風險管理。風險管理是企業識別、衡量和分析潛在的事故或損失,并對其進行有效控制,以最經濟合理的方法應對風險,以實現最大安全的過程。一般而言,內部審計人員參與風險管理的主要內容是:1)監督和評價企業風險管理體系的有效性;2)評價與企業有關的管理、經營和信息系統的風險暴露。
審計部門和檢察院都是干什么的?
本人是檢察院的工作人員,負責任的回答你的問題。
1、審計部門隸屬于是政府的部門,主要負責對其他政府部門、兩院、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公權力部門的財務狀況進行審計核算,主要是財政上的監督。防止出現貪污、虧空濫用公款等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
2、檢察院是獨立的法律監督機構,主要負責以下方面:
一,對公安進行監督。這種監督又主要體現在對公安報捕的刑事案件決定是否決定逮捕,和對公安移送的刑事案件向法院提起公訴。
二、對法院進行監督。這種監督主要體現在對法院判決的刑事案件進行抗訴。
三,偵查職務犯罪。就是負責對貪污賄賂案件進行偵查。
審計依據有哪些?
審計依據為:
(一)按審計依據來源渠道分類
1.外部制定的審計依據國家制定的法律、法規、條例、政策、制度;地方政府、上級主管部門頒發的規章制度和下達的通知、指示文件等;涉外被審事項,所引國際慣例的條約等。2.內部制定的審計依據被審單位制定的經營方針、任務目標、計劃預算、各種定額、經濟合同、各項指標和各項規章制度等。
(二)按審計依據性質內容分類
1.法律、法規法律是國家立法機關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頒布,由國家強制保證執行的行為規范總稱。如憲法、刑法、民法、會計法、審計法、預算法、稅收征管法、海關法、各種稅法、企業法、公司法、經濟合同法等等。法規是由國家行政機關制定的各種法令、條例、規定等,如《全民所有制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條例入《價格管理條例》、《企業會計準則》、《企業財務通則》等等。
2.規章制度主要有國務院各部委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制定的規章制度;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制訂的規章制度;被審單位上級主管部門和被審計單位內部制訂的各種規章制度等。如國家主管部門制定的各項財務會計制度,單位內部制定的各項內部控制制度等。
3.預算、計劃、合同如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編制的經費預算,企業單位制定的各種經濟計劃,被審單位與其他單位簽訂的各種經濟合同等。
4.業務規范、技術經濟標準如人員配備定額、工作質量標準、原材料消耗定額、工時定額、能源消耗定額、設備利用定額等。此外,還有國家制定的等級企業標準、優秀企業的管理條例等。
(三)按審計依據衡量對象分類
1.財務審計依據財務審計的主要目標是對被審單位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做出審計和評價。因此,財務審計的主要依據有國家的法律、法規;國家主要部門或地方各級政府制定的規章制度;單位自己制定的會計控制制度、計劃、預算、合同等。
2.經濟效益審計依據經濟效益審計的主要目標是對被審計單位經濟活動的有效性做出審計和評價。因此,經濟效益審計的主要依據有單位的管理控制制度、預算、計劃、經濟技術規范、經濟技術指標,可比較的各種歷史數據、同行業的先進水平、上等級企業的標準、優良企業的管理規范等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