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招待費的扣除標準是多少?
招待費的扣除標準是年營業收入的千分之五和招待費的百分之六十,二者取小者予以扣除,超出要調增企業所得稅。其實,招待費無論你入多少都是要調增企業所得稅的,就是調整多少而已,一般以千分之8.3作為業務招待費節稅臨界點。所以財務人員事先要做好這個預算。
企業業務招待費扣除標準?
按照發生額的百分之六十(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千分之五。
例如本年業務招待費發生額是10萬元,稅前只能扣除6萬,納稅調增4萬,銷售收入為1000萬元,1000萬元的千分之五為5萬元,則只能扣除5萬,納稅調增5萬。
違規列支招待費怎樣查?
首先,要先查看公司的招待費管理辦法,了解管理辦法的規定,如陪歺人數的規定,是否需要事前申請,事前申請須經過哪個級別領導審核,是否可以用酒,招待費用的人均標準等。
然后提取招待費報銷單,根據管理辦法規定的進行逐一核查,看是否違規。
招待費的兩個標準?
①招待費所開具的增值稅發票不能進行進項抵扣,可以進行稅前扣除列支。稅前扣除標準為招待費發生額的60%,最高不超過全年營業收入的千分之五。
②如果是采購購買的花茶等,且進入材料核算。其所開具的增值稅發票可以進行進項稅額核算,在繳稅的時候進行抵扣。
企業招待費提取比例?
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千分之五)。換句話則是以按照發生額的60%與營業收入的千分之五孰低原則允許稅前扣除。
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會計制度規定是據實處理;稅法規定按一定比例處理,超過部分是需要調出。所以企業發生招待費應該按照實際發生額全部入賬(當然要合法的招待費),期末根據比例調整納稅申報。這樣便于考核企業經營利潤的完整性,也不多扣招待費而導致所得稅計算不準確,給企業帶來損失和稅務處罰風險。
小微企業業務招待費規定?
業務招待費作為企業的一項支出,根據原制度“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原則”、“實際成本原則”、“配比原則”等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以及新準則的基本準則,分別在不同的會計科目核算,如企業發生的管理或營業用的業務招待費,列入“管理費用-業務招待費”或“營業費用-業務招待費”;企業為在建工程發生的業務招待費,列入“在建工程-業務招待費”;企業籌建期間的發生的業務招待費,在新準則下,直接列入“管理費用-開辦費-業務招待費”,在原企業會計制度下則列入“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業務招待費”;等等。
該辦法同時規定,“納稅人申報扣除的業務招待費主管稅務機關要求提供證明資料的,應提供能證明真實性的足夠的有效憑證和資料。不能提供的,不得在稅前扣除。”對第一部分的規定,納稅人應該已經熟悉了。而對第二部分的規定,尤其是如何理解“提供能證明真實性的足夠的有效憑證和資料”,以及稅務機關對此又有哪些相關的具體規定,大多數納稅人卻知之甚少。
業務招待費扣除的總原則是企業申報扣除的項目,除非稅法另有規定,凡是證明不真實的項目不僅不能扣除,還要根據征管法的規定判斷是否屬于偷稅行為,具體來說即企業開支的業務招待費必須是正常和必要的。該規定雖然沒有定量指標,但一般參考商業常規來具體執行。比如企業對某客戶業務員的支出應與所成交的業務額或業務的利潤水平相吻合;再如企業向無業務關系,特定范圍內的人員贈送禮品不得扣除等。
個人獨資企業廣告費和業務招待費扣除標準?
根據有關規定,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發生的與其生產經營業務直接相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
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