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 審計報告用途什么意思?
- 為什么要出具審計報告?
- 審計報告的作用?企業的會計可以自己出審計報告嗎?
- 審計報告,審核報告,驗資報告,鑒證報告,有什么區別及作用?
- 審計報告是否有法律效力?
- 為什么需要審計?
- 審計報告的主題是?
- 五種審計報告的使用條件?
審計報告用途什么意思?
意義是審計人員在審計工作結束后,將審計情況和審計結果向審計委托人或授權人所做的書面報告。審計的作用是1審計報告客觀的反應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2審計報告可以傳達審計結果為審計委托人或授權人做出正確的審計評價和決定提供依據。
3審計報告是具有公正性的證明文件也是衡量審計工作質量的尺度。
4審計報告可以提供準確的審計信息,是促使有關單位改進工作的建議書。
為什么要出具審計報告?
財務審計報告是具有審計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出具的關于企業會計的基礎工作即計量,記賬,核算,會計檔案等會計工作是否符合會計制度,企業的內控制度是否健全等事項的報告,是對財務收支、經營成果和經濟活動全面審查后作出的客觀評價。審計報告能夠以書面報告是審計機構或審計人員在完成某一項審計工作后,向委托或授權者提交的全面反映審計情況、分析結論、評價結果及其處理意見,能夠全面反映被審計單位情況;反映審計人員的看法和建議;反映審計工作的成果。
審計報告的作用?企業的會計可以自己出審計報告嗎?
審計報告不都是每年必須要做的,應根據需要來做。什么時候需要審計報告:
1、企業年度會計報表審計,這是按照“公司法”的要求進行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均需要審計,一般在工商年檢及外資的稅務年審,均需出具上年的審計報告作為必備的輔助文件。通常審計會在每年1月-5月之間進行?! ∑髽I會計報表審計其它用途:辦理工商年檢,向銀行貸款,公司清算,股東了解經營情況,收購,企業重組、兼并等等?! ?/p>
2、專項審計,這是根據法律的審計或投資者需要對指定問題作深入調查,或稅務健康自查等,即內部審計?! 徲媰热莅ㄙY產、負債、凈資產以及相關的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等和任期目標的完成情況。健全的財務報告制度在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是不容忽視的關鍵。
審計報告,審核報告,驗資報告,鑒證報告,有什么區別及作用?
審計報告有兩種,一種是外部的,就是會計師事務所應公司要求出具的審計報告,具有法律效力。
一種是內部的,由審計部門根據公司要求進行相關審計項目后出具的內部報告,對企業管理及決策層有參考作用,一般無直接法律效力。審核報告企業內無此項目,在會計上到是有審核程序,但不需要出具報告。驗資報告,系企業成立或改制、增減資是由企業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專項審計報告。
審計報告是否有法律效力?
審計報告的法律效力在于對事實的評價,而沒有對被審計單位作出改正行為的強制執行力。
審計機關依據有關財政收支、財務收支的法律、法規和國家其他有關規定進行審計評價,在法定職權范圍內作出審計決定。
對違反國家規定的財政收支、財務收支行為,依法應當給予處理、處罰的,在法定職權范圍內作出審計決定或者向有關主管機關提出處理、處罰的意見。審計報告是對被審計單位財政財務收支行為的一種評價,如果被審計單位存在應當給予處理、處罰的行為,則必須依法作出審計決定或向相關機關提出處理、處罰的意見。
為什么需要審計?
這是外部對企業的監管,是對企業進行審查監管的重要步驟,由外部專業人員對企業的賬務和經營等進行審查并出具意見,并與企業共同承擔責任和風險,這樣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保證企業信息的真實有效。 審計的目的是查錯防弊,保護企業資產的安全和完整;審計的方法是對會計賬目進行詳細審計;審計報告使用人主要為企業股東等。
審計報告的主題是?
審計報告的主體是專職審計機構或人員。
審計主體通常是指審計關系中的審計人,即接受審計授權人(或委托人)的授權(委托)而成為實施審計的主體。在實際工作中,審計主體是專職機構和專業人員。專職機構是以審計為專門工作的單位,包括國家審計機關、內部審計機構、社會審計組織。專業人員是上述專職機構的審計人員。
1.政府審計
政府審計是指由政府審計機關實施的審計,又稱為國家審計,我國國務院審計署及派出機構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審計廳、審計局所組織和實施的審計均屬于政府審計。政府審計主要是依法對國務院個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國家財政金融機構、國有企事業單位以及其他有國有資產的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和經濟效益進行審計監督。
2.獨立審計
獨立審計又稱為民間審計,是指由依法成立的民間審計組織(會計師事務所)進行的審計,獨立審計是受托審計,接受各類資源財產的所有人或主管人的委托,依法對被審單位的財務收支和經濟效益等承辦審計鑒證、經濟案件鑒證、注冊資本驗證和管理咨詢服務等業務。獨立審計的主要職能是鑒證。
3.內部審計
內部審計是由各政府部門、企業主管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內部獨立的審計機構和專職的審計人員所實施的審計,包括部門內部審計和單位內部審計兩類。
五種審計報告的使用條件?
主要有五類: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帶強調說明事項段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和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如果審計程序或范圍受限、或未能確認的會計事項金額較大、或存在不合理的異常疑點等一般會出具保留意見報告;如果有事項未能完全確認,但對報表總體影響不大,可出具帶強調說明事項段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如果未確認事項特別重大,對報表影響巨大,就出具否定意見的報告;如果會計資料不齊全、會計核算很不完善的、會計制度不健全的可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報告;全部會計事項都能確認,僅有些影響很小的欠缺之處的可出具標準無保留意見報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