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什么是創新?主要的創新方法有哪些?
創新的幾種方法:
1、開拓式創新
開拓式創新是最有價值、也最有難度的一種創新,這種創新所創造的事物是歷史上不曾出現過的,是全新的,并且對于歷史進程具有深遠的影響,它往往伴隨著天才人物的靈光乍現,帶有一定的偶然性。
比如牛頓開創的經典物理學,愛因斯坦開創的相對論,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萊特兄弟發明飛機,喬布斯發明的個人電腦、iPhone,制藥公司發明新藥,等等。
2、升級式創新
開拓式創新固然重要,但我們也聽說過\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這句話,我們也看到很多開拓者沒有賺到錢、模仿者賺了個盆滿缽滿的例子。
比如說福特并不是汽車的發明者,但福特卻靠T型車成為了當年的美國首富,比爾·蓋茨雖然不是圖形化操作系統的發明者(圖形化最早的發明者是施樂公司、最早的商用者是蘋果),但他的Windows卻幾乎統治了個人電腦。升級式創新其實非常重要,因為早期產品往往是比較粗糙的,而且往往是價格昂貴的,升級式創新起到了完善產品、降低門檻的作用,因此他們同樣值得尊敬。
3、差異化創新
大概10年前,定位理論開始風靡于營銷界,頗有營銷就定于定位、定位就等于營銷的感覺。其實,定位理論所適合的,只是差異化創新這個領域。
差異化的例子估計大家隨便就可以舉出來一大堆,比如說專門給老人使用的手機,專門定位于辦公的Thinkpad筆記本,專門用來越野的Jeep車,專門用來約炮的陌陌……差異化創新應該是最常見的一種創新模式,它是由消費者驅動的創新模式。
4、組合式創新
要理解什么是組合式創新,想想瑞士軍刀就明白了。當我們給一個拖拉機裝上一門大炮的時候,我們就得到了一輛坦克。當我們給手機裝上攝像頭的時候,我們就有了“掃一掃”的可能性。當我們給眼鏡裝上小電腦,它就成了Google glass。當我們給牙刷裝上發動機,他就成了電動牙刷。
組合式創新同樣是一種常見的創新模式,它依賴的不是技術進步,而是對于新需求的敏銳洞察。
5、移植式創新
所謂移植式創新,就是把在A領域所使用的技術或模式,移植到看似沒有關聯的B領域,從而創造出新的產品或模式。
例如,吉列在剃須刀領域發明了“刀架+刀片”的模式,把重復購買率低的刀架以極低的利潤出售,提高市場占有率,然后再通過出售重復購買率很高的刀片來賺錢。亞馬遜的kindle在策略上和吉列簡直如出一轍,它以極低的利潤率出售kindle,基本上沒有在硬件上賺到多少錢,但是kindle的普及帶動了電子書的銷售,總體來看亞馬遜還是賺到的。在電子書項目上,亞馬遜沒有學習紙質書的商業模式,反而學習了剃須刀的商業模式,這就是移植式創新。移植式創新依賴的是對于商業模式本質的理解。
6、精神式創新
在大部分發展到成熟階段的行業當中,不要說開拓式創新、升級式創新的機會沒有了,就連差異化創新的機會也沒有什么空間,這時候可能你僅僅能夠依賴的就是精神式創新了,你只能通過取得人們在情感、文化、價值觀層面的共鳴來實現創新。
如果你的消費者消費你是因為可以通過你向外界傳遞出自己的價值主張,比如說通過開牧馬人標榜自己很man、通過穿無印良品來標榜自己很小資、通過去西藏旅行來標榜自己很文藝,那么你就成功了。不過精神式創新是一道宅門,因為真正具有價值觀輸出能力的企業并不多。
7、破壞式創新
可能很多人都聽到過這樣一句話:“不要和傻瓜理論,因為他會把你拉到和他一樣的水平線上,然后用他豐富的經驗打敗你。”破壞式創新就是這樣一種創新,行業的新進入者相對于行業領先者,唯一的優勢就是他沒有什么東西好失去,所以他就可以制定新的、帶有破壞性的行業規則,然后把你拉到和他一樣的水平線上面,再用他的經驗打敗你。
當年淘寶打易趣,易趣是跟商家收取上架費的,交易也要收傭金,而淘寶作為后來者直接打出免費牌,一下子就把商家給吸引過去了,這就是典型的破壞式創新案例。
知識產權的目的和意義?
知識產權包括著作權和工業產權,即專利和商標。其保護的目的、意義是:
(一)保護知識產權,有利于調動人們從事科技研究和文學創作的積極性。
(二)保護知識產權,能夠為企業帶來巨大經濟效益,增強經濟實力。知識產權的專有性決定了企業只有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才能在市場上立于不敗之地。
(三)保護知識產權,有利于促進對外貿易,引進外商和外資投資。
為什么說軍事理論的創新發展是信息化戰爭產生與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隨著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群迅猛發展并廣泛應用于軍事領域,一場人類歷史上影響極為深刻的世界新軍事變革蓬勃興起。
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等高技術局部戰爭表明,信息化已經成為軍隊現代化的本質規定性,人類戰爭形態正在由機械化戰爭轉變為信息化戰爭。
世界新軍事變革的加速發展,對國際戰略形勢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各主要國家紛紛調整軍事戰略,力圖搶占軍事高科技的制高點,奪取戰略主動權,形成了以高技術質量建設為顯著特征的軍事競爭新態勢,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軍事技術形態出現了又一輪“時代差”。
評論